锡山数字化管护助村庄长洁久美
发表时间:2022-11-22 来源: 分享至:

  非日常垃圾难以及时处置、村民屋旁杂物整治后又产生,是让诸多村委挠头的难题。锡山区在全省率先推行的“数字化”长效管护模式改革提供了解题思路:1—10月,该区8个涉农镇、街道村庄杂物乱堆放现象较去年同期下降60%;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黑榜村仅2个,为市区板块最少。

 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我市2019年至2021年开展相关项目投入250多亿元,为前10年总和。大力建设的同时,管护方式老化问题日益突出。“村委工作人员、网格员光应对下沉到村里的市级、镇级事务就很紧张了。”锡山区农业农村局意识到,要实现乡村长洁久美,由人力管护转向“数字化”管护是必然趋势。

  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,是长效管护的关键。近日,巡查员于10点45分在厚桥街道新厚桥村口发现有一堆垃圾,用手机“随手拍”APP拍照后上传到信息反馈系统。村庄保洁员在手机上看到后立刻前往将垃圾清理完毕;10点50分,整改后的照片就上传到系统,问题迅速销号。

  “这样的问题以前整改往往要三五天,因为信息传导慢。”锡山区农业农村局人士介绍。由于村域广,每次对全区村庄环境巡查发现的问题达上万个,且要人工做好材料后上报至区、镇(街道),再由其下传至村(社区),费时费力。今年“数字化”管理平台完善了信息反馈系统,1145个自然村村干部、保洁员等均装上了“随手拍”APP。这样,问题照片上传系统后,村委就能立刻看到并整改。

  “管护村庄面貌不能仅靠保洁队伍,更要调动农民自觉性。”鹅湖镇圩厍村书记浦向华说。依托“数字化”管理平台,村民对于垃圾分类的参与意识从淡漠到自觉,完成了跨越式改变。村里不仅建立“一户一码”垃圾溯源码,由保洁员对每户垃圾分类情况扫码打分并上传系统,还设立红黑榜,推动村民主动开展垃圾分类。垃圾分类“积分制”的推行,则让村民在按积分兑换毛巾等生活用品的过程中,增强了自觉维护环境意识。信息显示,该区8个镇(涉农街道)都基于“数字化”管护平台的技术加持,围绕垃圾分类、乡风文明等试点推行“积分制”,使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加入管护乡村面貌的行列。

  在该区“数字化”管护平台上看到,每个行政村的村容村貌、宅容宅貌等问题、整改进展都一目了然。“这些都依托大数据自动生成,也便于区、镇(街道)及时掌握每个村的管护情况并科学评价,这有效破解了乡村以前‘做多做少差别不大’的问题,能更好地激励村(社区)提升乡村治理效率。”区农业农村局人士说。(朱雪霞)

无锡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

技术支持:无锡天硕科技有限公司

备案号:苏ICP备09024546号